意中企业发展促进会

当前位置: 主页 > 一带一路 >

百年变局当此时——华人华侨如何与“一带一路

时间:2019-04-26 21:32来源:未知 作者:责任编辑 点击:
百年变局当此时——华人华侨如何与“一带一路”互惠互利?

 


百年变局当此时——华人华侨如何与“一带一路”互惠互利?

 

( 来源:华人头条  2019/4/26  )  今天(26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机遇和成果属于世界。因此,作为新时代经济全球化潮流下合作共赢的全新模式, “一带一路”对于中国有重大意义,对于世界其他各国有重要意义,也对遍布海外的华侨华人意味着莫大的机遇。
 

华侨华人,在过去的千百年来,一直发挥着联系故土与海外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们始终是“一带一路”倡议中最重要的参与者、推广者、实践者,更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力量。
 

“以侨为桥,为侨搭桥”,是华人头条的宗旨,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共识。身为华侨华人,在这项世纪工程的发展进程中到底可以起到什么作用,获得什么优势与利好?或许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得到一些线索。
 


壹丨资源
 

目前,海外华侨华人总数已经超过6000万人,分布在198个国家和地区。对于这个庞大且有力的群体,有四个宝贵的资源:华人社团、华文媒体、华文教育、华人精英。
 

①华人/华侨社团:
 

简称华社,是基于共同宗旨(包括地缘、血缘、业缘性原则或利益)而建立起来的传统性或非传统性组织。海外华人百年来依靠华社守望相助,在世界各地站稳了脚跟,如今全球华社数量至少有2.57万个,类型各异。伴随着近年来海外华人数量的迅猛增长,以及人员结构的发展变化,华社无论在数量、规模和功能等方面均已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同时,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走强,海外华人在文化、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与祖国的联系愈发紧密。
 

②华文媒体:
 

海外华文媒体历史悠久,不但积极报道当地华人生活,也主动融入主流社会;它们关注故乡,也着眼当下华人面临的种种问题。伴随新媒体时代社会传播方式的发展变化,海外华文媒体同样产生了蜕变。
 

一方面,传统华文报纸、电视、电台面临多种挑战,市场及受众呈现稳中下行的态势;另一方面,华文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特别是新兴社交软件,如FB、推特、微信、APP客户端(如华人头条)等,日益成为海外华人重要的信息来源。
 

截至2016年7月16日,通过对华文网站、华文客户端、微信、微博、脸书(Face book)和推特(Twitter)的统计,除了中国大陆之外,全球华文新媒体总量有4292个。
 

华文媒体承载中华文明,记录下了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华文传媒所呈现出的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是联系海外各国华人的精神和纽带,体现了华文报刊存在的价值和所作的贡献。
 

③华文教育:
 

海外华文教育是以海外华侨华人为主导、面向海外华裔而开展的华语和中华文化教育活动。海外华文教育既为华人社会和所在国家和地区培养了懂华语的人才,为维持和增强华人社会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手段;也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渠道。
 

近年来,华文教育伴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增强和海外华社对华文教育的需求,在各国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海外华文教育在承接汉语国际化、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窗口的道路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带一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④华人精英:
 

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拥有着极其优秀的特质,而海外华人华侨更是聪慧、勤奋的最佳代言人。如今,在海外许多国家和地区,各行业中的华人华侨精英,越来越多地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贰丨作为
 

①传播文明:
 

作为沟通祖(籍)国与居住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广大海外华侨华人,长期通过建立类型多样的社团组织,创办各种华文学校及华文媒体,创作多种类型的华文文学,开展多种华文教育活动,积极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维护、塑造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同时,海外华侨华人还在吸收当地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发展中华文化,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海外华人文学与艺术氛围。
 

海外华侨华人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一是表层的器物文化,如茶具、灯笼、对联等;二是行为文化和习俗文化,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各种节庆,华人婚礼等;三是华侨华人身上展现的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如今的中国文化传播,在各国已经逐渐从猎奇走向了尊重、认同。
 

②向世界介绍中国:
 

对于海外华侨华人,尤其是新侨而言,多少都会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中国到底是什么样的?
 

在许多外国人眼中,中国的形象复杂多元:或是在外交上“咄咄逼人”、或是在经济上“贫困落后”、或是在政治上“观念各异”。而真实的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历了飞速发展,从原先占据世界经济比重1.8%到16%,国民平均收入步入中等偏上国家水平,在教育、环境、建设方面上都日新月异。
 

一直以来,海外华文媒体、华人社团、文化中心和华侨华人热心人士都在以不同方式介绍中国的国情现状和发展模式,尤其是海外华文媒体,近年来普遍增加了对中国新闻的报道。
 

虽然目前一些海外人士对中国成见依然存在,但华人华侨与华文媒体对于消除歧视、提升中国形象方面依然具有重要地位和巨大潜能。
 

③公共外交:
 

公共外交,历来都是中国官方层面对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历史性的外交事件,中华人华侨都是不可或缺的纽带,也是中国海外利益重要的开拓者、承载者和有力维护者。华侨华人曾为新中国打开外交局面、化解外交僵局做出了重要贡献。比如,陈香梅对中美关系发展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她频繁地穿梭于中美两国之间,为促进中美友好做了许多工作;马来西亚华人曾永森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中马外交的“破冰之旅”,为促成中马建交立下汗马功劳,被人们誉为“马来西亚的基辛格”。
 

叁丨途径
 

①华侨华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渠道和路径:
 

海外侨胞的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渠道,包括海外侨胞的节庆习俗以及海外侨胞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这些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魅力在当地社会乃至国际社会中得以展现。
 

华侨华人遍布世界各地,是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中餐馆、中医诊所、华文学校、中华武馆等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场所和路径,而春节、中秋等节庆及华人的婚丧习俗活动,让外国人有了“零距离接触”中华文化的机会。



 

而华人社团、华文媒体和华文学校并称华社“三宝”,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春节期间,海外华侨华人社团都会举办舞龙舞狮、春节大游行、花车表演、美食节、联欢晚会等各种喜庆的活动。华侨华人社团举办的活动不限于唐人街,也常常走出华人社区。以住海外华侨华人庆祝春节,主要基于文化的无意识,是华侨华人自娱自乐的行为,或为怀乡故国,或为教育子女,基本上都在华人社区举行。随着影响力的提高,海外华侨华人相关活动展现悠久独特的民族文化,并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主动参与其中。
 

华文传媒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力量,是扩大中国与世界交往的文化使者。但目前存在力量分散、转型升级缓慢等瓶颈,为此,华人头条联合多家海外华文媒体,成立“国际新媒体传播协会”,整合海外华文媒体的力量,进一步做大做强,提高在国际传播中的竞争力,为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上争取到主动权贡献力量。
 

华文学校是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重要支柱。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大、中国政府对华文教育的重视和海外华社对华文教育的需求,华文教育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时期。海外华文教育既为华人社会和所在国家培养了懂华语的人才,为维持和增强华人社会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手段,也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渠道。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它为马来西亚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华人精英,并成为了马来西亚华人的文化、精神根基。
 

海外华商与华人精英同样是“一带一路”下中国形象的重要传播者。全球华商总资产达到数万亿美元,已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一股重要经济力量。他们既是中外经济合作的重要桥梁和推动力量,也是展现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推动力量。而海外华人精英则通过学术著作、学术活动及媒体文章等形式传播着中华文明特有的思维方式、哲学观念、道德伦理、文学艺术等文化内涵,并探讨和宣讲中华文化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比如,作为现代新儒家学派代表人物的杜维明,长期致力于儒家文化的研究与传播,诠释中国文化、反思现代精神、倡导文明对话,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
 

②中国道路和对外政策的传播渠道和路径:
 

华侨华人通过个人渠道、海外华文媒体、华文教育及华人精英的著述和演讲,介绍中国国情和发展模式以及中国的对外政策和侨务政策。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中国最大的软实力,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使海外侨胞对祖(籍)国具有较强的认同感,他们对于祖(籍)国的发展及其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海外侨胞在促进中国对外交往、协助中国开展外交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华侨华人通过个人渠道、华文媒体、华文教育及著述和演讲向世界解释和宣传中国,成为加强沟通理解、推动友好合作的“民间大使”。
 

华侨华人社团尤其是定期举行的世界华商大会这类世界性的组织网络和社团活动,密切了华侨华人与中国的联系,推动了华侨华人居住国与中国的交流合作。近年来,海外华侨华人社团逐渐走向国际化,形成了不少世界性华侨华人组织及网络。这些世界性华侨华人组织及网络不但是华侨华人贸易合作与文化交流的平台,也是密切华侨华人与祖(籍)国联系,加深对祖(籍)国了解与合作的重要渠道。

 

肆丨挑战与机遇

 


 

①华侨华人参与“一带一路”软实力建设面临的挑战:
 

华侨华人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和国家形象建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国家间关系、住在国政策和舆论会影响华侨华人的参与。比如,华侨华人住在国与中国之间关系波动或交恶都会影响对华态度,影响当地华侨华人的生存和发展,也会影响华侨华人参与中国软实力建设的积极性。当前美国等西方国家掀起新一轮“威胁论”,当地华侨华人就受到极大的影响。2018年7月30日,美中政策基金会、美国国会图书馆中国服务处前主任王冀(ChiWang)在《南华早报》发表《随着美国对华恐惧情绪日益严重,华裔人士正面临前所未有冷战》一文,指出:当今美国,与冷战年代麦卡锡主义“相似的氛围正在我们的社会中形成。……恐惧和猜疑不仅限于国会听证会,这种情绪已经蔓延到每个政府部门,甚至美国社会的每个角落。如今,即便中国留学生和美籍华人也已经受到波及。”他说,虽然在美国生活了70多年,退休前为美国政府工作了50年,但现在变得不再值得美国社会信任……“我发现自己在这个无比熟悉的环境里不再受到欢迎了”,“自从踏上美国的土地以来,我从未有过今天这样的感受。”
 

另一方面,当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人文交流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比如:人文交流的内涵不明确;人文交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不太清晰;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不够;官方色彩较浓,民间角色不够突出;对内话语和对外话语的区别重视不够;合作共赢思维有待加强;人文交流成效评估缺乏等。
 

②从共情到认同,华人华侨在“一带一路”中的机遇:
 

当今国际外交中,普遍存在的还是竞争意识的“零和”思维。以消极而非积极的心态看待中国的发展与进步。
 

海外侨胞在居住国的表现力、影响力是祖籍国感召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一环,是促进民心相通的基础之一。过去,中国舆论更多地强调华侨华人对中国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贡献,但随着中国的强大,西方某些国家政府和民粹分子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危言耸听地渲染“威胁论”,使得华侨华人群体被污名化。想要消除华侨华人居住国政府和民间的顾虑,华侨华人应该更多地强调自己身为海外华人的“共赢性”,即对华侨华人、所在国和中国等多方的贡献,促成真正意义上的三方共赢。
 

在文化认同方面,华侨华人由于在海外长期的生活过程中,自发形成了特有的文化。为适应当地生存的需要,与源生中华文化存在一定差别,但仍与中华文化同宗同源有无法割舍的联系。优秀的中华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维系海外侨胞的重要纽带,海外侨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和传播者,推动中外友好交流、传播中华文化的积极力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今相当多数身在海外的华人都已加入,或正在考虑加入住在国国籍,成为住在国公民,在政治上效忠于住在国。华人对住在国的政治认同和效忠无可厚非,而海外华人们立足本地,努力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自身在住在国的社会地位,是融入当地社会的必由之路。在这样的前提下,华侨华人才能更好地为中国发展及居住国和中国关系发展贡献力量。
 

在当今世界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带一路”建设中不仅有中国力量,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力量,更有海外华人华侨的力量。
 

华人头条小编认为,抓住机遇,有力破解“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问题,合作共赢,助力形成利益共同体、维护中国海外利益,广大华侨华人有意愿、也有能力参与其中。(子虞)

 

*本文部分内容引用自以下文献:
李猛.“一带一路”倡议下华侨华人海外投资权益的法律保障问题研究

陈奕平.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软实力建设

李卓彬.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华侨华人可发挥三大优势

 

*本文来自华人头条,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